【焦點訊息】113年教育部文化觀光產業學系,了解在地文化,從施比受有福開始
by:2024.08/ 本圖、文由教師俞龍通教授提供,同步 本系FB <-點擊; 本系學海築夢FB <-點擊
《施比受有福,善的循環-學海築夢之旅繼續前行》
7/31龍通已經回到台灣,身為為期15天的學海築夢的指導老師督導旅程也暫行畫下一個句點,但學海築夢的同學仍舊繼續他們的旅程,在督導業師溫哥華台灣客家會會長的督導下,依舊忙碌地展開各種行程,除了一定的2024的世界台灣客家懇親大會的籌辦外,尚有溫哥華農場的見習與體驗活動。此外更多深入在地文化和社區的公益參與活動,更是體會志工精神、社區發展的最佳管道。
龍通雖然已經回來,但身為指導老師的身分與責任並沒有一絲減輕,三天一次的線上會議,嚴格督導同學重要的行程與必要的作業寫作及和在地督導業師的聯繫更是隨時暢通。因此從一個在現場的參與者即觀察者 (a participant-as-observer ):從現場局內人的角色來觀察現場,完全參與,到現在轉換成完全觀察者(a complete observer):完全旁觀,不參與活動,透過遠距旁觀的方式側記隨筆學海築夢之旅。這次的活動來談談同學參與食物銀行的活動。
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在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簡稱UBC)就讀後的碩博士生,雖有獎學金補助,在疫情期間無法打工賺取生活費,疫情後因通貨膨脹,更加劇了生活的困境。因此需要各界的協助才能順利完成學業。這時候食物銀行的制度就發揮了功用。溫哥華阿卡迪亞食物銀行(Arcadia Food Bank)就是這樣的一專注於支援社群的慈善組織,專門幫助面臨食物不安全的人群。主要就是提供免費的食品資源給需要幫助的家庭和個人。這些資源通常包括乾貨、罐裝食品、新鮮蔬菜和水果,甚至有時會提供熱食服務。這次支助的對象就是UBC大學的碩博士生,是屬於短期陷入經濟危機的一群人,疫情後,食物銀行資助的數量,增加了六倍,足見他們生活捉襟見肘。阿卡迪亞食物銀行常與當地的商業機構、學校、及其他社會服務機構合作,依賴各界志願者的支援,協助食物的分發、整理、包裝以及其他運營工作。社群志願者的參與對於食物銀行的運作至關重要。
今天(8/1)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學海築夢團再次參與溫哥華慈濟前往UBC大學擔任義工,協助食物的分發、整理、包裝以及其他運營工作。同學們彎腰提物,留下汗水,整理物資,進行一場服務學習的生命教育。
溫哥華台灣客家會林瑞英會長在本人回台後擔任起業師督導的角色,要求同學們專注,活動期間不可以滑手機、有始有終,一定要等到活動結束之後才能夠離開,同時專業分工,例如在苗栗家樂福Uniqlo打工上班的Jerry(花同學)因為對於服裝整理較為嫻熟,就負責衣物的整理讓賣像更佳,其他同學就發揮銷售長才,提高義賣所得捐助給食物銀行。同時在發放物資的過程中,學會感恩,伸手將物資拿給受資助者的時候,要秉持謙卑和感恩的心,體會施比受有福的真諦。
年輕的心靈需要更多良善力量滋潤,年輕的歲月也應該受到美好事物的灌溉。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的學海築夢之旅繼續前行中…
圖片手動輪播 計9張